形态描述
成虫形态 中型蠕虫,体长0.273-0.546mm, 体宽0.068-0.095mm。咽椭圆形,大小为0.042×0.034mm。后吸器与身体分界不明显,大小为0.105×0.060mm。
边缘小钩发育完全,长0.029-0.049mm。中央大钩基部分叶不明显,全长0.038-0.045mm,基部长0.041-0.045mm,外突不明显,内突0.005-0.006mm,钩尖长0.007-0.011mm。联结片二。联结片呈一字形,中间下陷,两端一侧突出,大小为0.003-0.004×0.021-0.027mm。副联结片大于联结片,大小为0.004×0.028-0.031mm。
图253 原始指环虫Dactylogyrus primarius
1.后吸器;2.交接器。
交接管弧形,末端较细,基部膨大,长0.032-0.040mm。支持器具冠状缘膜,端部槽状覆盖交接管,并具突起,长0.037-0.040mm。
边缘小钩发育完全,长0.029-0.049mm。中央大钩基部分叶不明显,全长0.038-0.045mm,基部长0.041-0.045mm,外突不明显,内突0.005-0.006mm,钩尖长0.007-0.011mm。联结片二。联结片呈一字形,中间下陷,两端一侧突出,大小为0.003-0.004×0.021-0.027mm。副联结片大于联结片,大小为0.004×0.028-0.031mm。
图253 原始指环虫Dactylogyrus primarius
1.后吸器;2.交接器。
交接管弧形,末端较细,基部膨大,长0.032-0.040mm。支持器具冠状缘膜,端部槽状覆盖交接管,并具突起,长0.037-0.040mm。
生物学
宿主 宽鳍鱲Zacco Platypus(schlegel)、马口鱼 Opariichthys uncirostris bidens Gunther、黑龙江马口鱼Opsariichthys uncirostris amurensis Berg、小口白甲鱼 Vari-corhinus(Onychostoma) lini Wu。
寄生部位 鳃。
地理分布 湖北,1973年7-10月采于黄冈、孝感地区各养殖场鱼池;海南,1964年采于海口、白沙、松涛;浙江,1980年采手杭州、德清、嵊县、新昌;四川,1976年8月采于马边县马边河,1977年6-7月采于渠县渠江江段,1989年8月采于乐山县苏稽镇峨嵋河,1980年10月采于峨边县大渡河支流;广东,1980年至1990年采于东江、北江;湖南,1989-1992年采于长沙、大庸、吉首;黑龙江。前苏联。
感染率与感染强度 浙江,感染率60%,感染强度3-8。四川,检查宽鳍鱲6尾,马口鱼10尾,均感染,感染强度1-7。
寄生部位 鳃。
地理分布 湖北,1973年7-10月采于黄冈、孝感地区各养殖场鱼池;海南,1964年采于海口、白沙、松涛;浙江,1980年采手杭州、德清、嵊县、新昌;四川,1976年8月采于马边县马边河,1977年6-7月采于渠县渠江江段,1989年8月采于乐山县苏稽镇峨嵋河,1980年10月采于峨边县大渡河支流;广东,1980年至1990年采于东江、北江;湖南,1989-1992年采于长沙、大庸、吉首;黑龙江。前苏联。
感染率与感染强度 浙江,感染率60%,感染强度3-8。四川,检查宽鳍鱲6尾,马口鱼10尾,均感染,感染强度1-7。
国内分布
湖北,1973年7-10月采于黄冈、孝感地区各养殖场鱼池;海南,1964年采于海口、白沙、松涛;浙江,1980年采手杭州、德清、嵊县、新昌;四川,1976年8月采于马边县马边河,1977年6-7月采于渠县渠江江段,1989年8月采于乐山县苏稽镇峨嵋河,1980年10月采于峨边县大渡河支流;广东,1980年至1990年采于东江、北江;湖南,1989-1992年采于长沙、大庸、吉首;黑龙江。